第(1/3)页 最重要的是这一趟是为了宣示大明回来了,沿着海岸线走,航行距离长,加上煤炭补给问题,时间就长。 下一次就是点对点了,三四个月就能回来一趟。 按照这么算,三年内,单单只是海贸这一块的商税都能达到千万两以上,五年内覆盖印度半岛和南非,至少有三千万两以上; 十年内覆盖西非、欧洲,税收五千万两只是起步。 十五年内到达北美、南美,海贸总税收过亿两,何等的夸张。 朝廷有银子了,修桥铺路、兴修水利、办学、发展技术等等。 读书的孩子多了,出的人才就多了,人才多了主政一方那是造福百姓,入各大技术研究院研究出新的技术增强军事实力。 军事实力增加了,那在海外贸易和外交中就占据主导地位,能赚取更多的银子,然后再投入,这就形成了良性循环。 十年后,若是大灾过去了,大明将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是世界的中心。 一想到这里,众人就开始兴奋了,呼吸都急促了起来。 看着众人的神色,崇祯自然是知道他们在想什么,但该泼的冷水还是要泼的,于是道:“诸位先别急着高兴,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 说到这里,崇祯看向洪正业:“洪爱卿,你这边禀报完了吗?” “回陛下,总体上来说禀报完了,各个商号、各大类、各个国家的货物、数量、价值和税收等等比较繁琐,臣已经和供销社的杨总司、席老先生三人联手整理好,待陛下闲暇时可以随时预览。” 说着,洪正业走到大门的位置,将一个两尺见方木盒报了过来,李若涟见状立刻上前接过打开扫了一眼后,随即放在了一侧。 崇祯见状,轻笑:“三位辛苦了,朕回京的路上再细看,看看海外的物件能不能让朕大开眼界,先坐吧,朕说说需要解决的事情。” “谢陛下!” 待洪正业叩谢之后,崇祯看向王徵:“王爱卿,听了这么久,有什么想法吗?”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