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王恭厂一向是大的支出,惹得赵元江几个老臣唠唠叨叨的。孙乾可不管他们,手一挥当即又同意下来。 这一笔修建,至少要支出五十万两白银。 崔密和周连宏一怔,随即询问,是否先和几位大人商议一下? 孙乾笑道: “先和他们商议?你们得几年才能建成。周卿啊,你即刻回去就可以安排人手,过几日朕再通告各位臣子便可。” 先斩后奏可不光是臣子们的特权! 周连宏早已将王恭厂的图纸准备妥当,交给孙乾过目。有了第一个王恭厂参照,第二个越发完善。 孙乾离开案桌,与周连宏两人一起商议着图纸,约莫一炷香的时间后,将需要更改的地方商量妥当。 孙乾放下朱笔,背着手看着图纸点头: “甚好甚好,此厂既然坐落京城以南,那便称之为南厂吧,早日建成以免王恭厂过于拥挤。” 周连宏躬身领命,崔密略略一思考问道: “陛下,南厂不知交予何人?” 孙乾想了想,一笑: “周博远和萧信二人,平日对你们王恭厂的事关怀备至。南厂一旦建成,交给他们二人吧。” 孙乾想把武器发展作为国之重事,当然要将其与权力挂钩,只有这样,才会受到更多的重视。 不过,两厂的权利,不能交给一方势力独揽。再过两年,孙乾要让摘星楼参与两厂的权利争夺。 思绪有些长远,一时无法理清,他顿了片刻,对崔密说道: “朕有意让大庆百姓都理解基本的数理化知识,先前交给你的那些,过于复杂,一般孩童看不懂。你将此类知识整理整理,作为启蒙册子,朕要命大庆孩子入得此门。” 崔密很是高兴,他小时对这一类的知识也很感兴趣,只是那些被老师们斥责为旁门左道。若非今日受到乾帝重视,长大后的他,也会认为不过赋闲时的玩乐。 “陛下英明!” 相较于崔密的乐观,周连宏谨慎多了: “陛下,光是兴起启蒙恐不够,还有科举之中,并未包含此道。天下读书人皆是为功名利禄,若无前途,何人愿投身于此?” 孙乾轻拍下桌面,大赞周连宏提醒了他,得找吏部好好商议下,增设理科考题一项。 他可不要在十年后,再看见自己臣子的考卷上,尽是乱七八糟的答案。 “卿说得极是,只是此事还得慢慢展开。” 孙乾摸摸下巴,现在的大庆这方面知识普遍匮乏,要想实现全民皆数理化,还得长期来普及教育。 而且关于各类矿石的研究、地理人才的培养,方方面面都需要开始探索开展。 他与周连宏谈了半个时辰才作罢,崔密早在一炷香之前离开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