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现代化的钢铁洪流-《铁血亮剑:大将李云龙》


    第(2/3)页

    王承柱若能看到今天他的炮兵后辈们如此“阔气”和“精准”,恐怕会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如今是整个炮兵体系的雷霆之怒!

    湛蓝的天空中,战鹰翱翔。

    战斗机如同幽灵般掠过,凭借其卓越的隐身性能和超视距攻击能力,在“敌”发现之前,就已悄然夺取了制空权。

    歼-16、歼-10C等新型战机组成攻击编队,携带各种精确制导弹药,对地、对海目标进行外科手术式打击。

    大型无人机如同不知疲倦的鹰隼,长时间盘旋在高空,提供不间断的侦察、监视和中继通信,甚至能直接发动攻击。

    当年用步枪、机枪“猎鸟”的战士们,绝不会想到,有朝一日,战鹰能如此傲视苍穹。

    虽然演习场在内陆,但海军的力量通过远程参与和模拟系统得以展现。

    镜头切换到遥远的海洋。

    编队劈波斩浪,舰载机频繁起降,演练着远海作战能力。

    万吨大驱、新型核潜艇等国之重器,构筑起坚实的水下、水面盾牌。

    岸基航空兵和反舰弹道导弹,则形成了强大的区域拒止/反介入能力。

    从“木船打军舰”的筚路蓝缕,到如今挺进深蓝的钢铁舰队,人民海军已成长为捍卫祖国万里海疆的坚定力量。

    演习中,没有硝烟的战场同样激烈。

    电子对抗部队释放出强大的干扰波,试图瘫痪“敌”指挥通讯;

    网络攻防部队在虚拟世界展开无声的较量;

    防空反导系统严密监视着天空,随时准备拦截来袭的巡航导弹和战机。

    战争的维度,早已超越了肉眼可见的范畴。

    然而,在这令人眼花缭乱的高科技装备和现代作战体系背后,一些内核的东西却从未改变。

    演练场上,战士们依旧保持着刺刀见红的血性,在最后的阵地争夺中,依旧会发出震天的喊杀声发起冲锋。

    指挥官们在依托系统指挥的同时,依旧强调着主观能动性,强调着“狭路相逢勇者胜”的勇气。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