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然后,又成了剧组里的李轩。 三种视角,三个切换,混乱又井然有序的并行着。 这种感觉,李轩觉得,就叫‘入戏’了吧。 进入名为‘马山’的躯体里,经历着他的事情,窝囊半辈子,没读过几本书,家里强势的老婆,还有成绩不咋但耍流氓手段熟练无比的儿子,参加妹妹的婚礼,看到初恋和包养她的老板亲亲热热,在车上还欲拒还迎,当自己不存在的样子。 这种人。 应该叫做‘中年人’了吧,一个身不由己,苦涩的无可奈何的中年人。 无论‘马山’还是‘结巴刘’都是丢了‘枪’的中年人。 那种感觉,刻骨铭心。 也是李轩对角色的理解...对剧本的理解。 ... “这还是个沉浸派啊.....” 此时的江文就看着李轩这没出戏,依然保持状态的样子,意外转变为了震惊。 演艺圈内,无论什么学校,什么圈子,演员的流派,因个人差异而已。 只有一种流派,是纯天赋流的。 那就是沉浸派,通过将自己临摹成角色,去代入他们的人生本身,而产生的一种演绎流派。 这种派别最重要的特点。 就是戏路狭窄。 不会吧,不会有人又能全身心代入大侠又能代入恶毒反派的吧! 那你的人生得多变态,才能这么代入。 虽然上限是挺高,但却因为戏路狭窄,沉浸派的流派不在科班的学习范围内,而是划分在野路子的范畴,因为它就不具备可复制性。 没人会教你怎么当沉浸派,你也教不了别人怎么当沉浸派。 属于对的人,遇上了对的角色。 所产生的化学反应,才能让沉浸派...能够发挥出其特点。 眼前,江文似乎就看到了,对的剧本,正确的人。 一个沉浸戏中的刘结巴。 一个,活在剧本里的人。 一个就连江文和他相处久了。 都有些错觉。 我,是什么时候认识“他”的? 北平的茶馆?那个横漂? 还是说青岩古镇的小巷子,那个卖羊肉汤的刘结巴? 该死....好像我也有点分不清了。 江文突然觉得,这个群演...有点邪门。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