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久久的就说不出话来。 这一次模拟不像以往。 不是一次走到头。 时而清醒,时而沉醉。 时而作为李轩,时而作为孔明,时而作为英雄豪杰,时而作为百姓,作为被称为黄巾贼的百姓。 最多的时间是作为自己。 以李轩的身份行走在这三国时代里。 去看屠杀。 去看杀良冒功。 去看那些尘埃们被逼迫成了黄巾贼。 什么他妈的英雄豪杰,什么他妈的群雄乱世出人头地。 李轩就感觉到一种痛 对三国的情怀从向往发生改变,对这个地方,这个时代的向往就变得淡了许多. 带着对这个时代的一种感觉.再一次的,进入到‘三国演义’里。 不为拿奖。 不为名利,只为体验,全身心的体验,放空,进入到.剧本里。 感受着孔明的成长。 直到有一天。 遇到了一个人。 一个叫做刘玄德的人。 他对‘黄巾贼’的态度,却不似见到功勋一般。 他是真的,看到了那些流民。 看到了他们——作为‘人’的样子。 在玄德的眼里 此时,在‘孔明’的眼里。 看到了光。 “我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智慧赋予了我看透生死的觉悟,也赋予了我趋利避祸的本事,但同时,人性赋予了我怜悯苍生之苦难.大汉病了,他病了。” “人如猪草.如今却见仁德之主,以【仁德】之道行王天下,我的智慧告诉我,如今尚未到达出世的时候,但偏偏我的性子,就告诉自己,在这不恰当的时候冲动,是我遵从内心的选择我不愿再看苍生受苦了” 此时,李轩就看着旁边的‘孔明’。 在李轩的眼里。 他一直就是智慧,理性的化身,华夏上下五千年来,最厉害,最出名的智者之一,羽扇纶巾之间,樯橹灰飞烟灭的强横存在。 而如今,这个‘角色’就告诉李轩。 最后,替我做出决定的,就不是理性和智慧。 在面对这‘乱世’中抉择的时候,做出决定的居然就是自己的人性. 在面对刘玄德的三顾茅庐时,放弃了对自己最有利的做法。 去抛弃智慧告诉自己的‘隐居’。 因为我就是那样的人。 最后替我做出人生抉择的,是我的火。 李轩此时也终于知道,自己‘成为’卧龙先生的决定要素是什么。 最具备智慧的人,也不一定需要按照自己的智慧去行事。 去遵从自己的本心罢,哪怕,这是你的智慧反对你做的事情。 这便是我。 这便是.我们了。 在那边高欣欣拍摄的《新三国》片场,刘备他们的戏份已经结束了,高导暂时负责霸主曹操的戏份。 直到拍摄‘赤壁之战’的时候才合流 “好好的在那边找找感觉,等我们合流的时候,再飙戏吧。” “可以的。” 此时的刘和伟就遗憾的告别陈建波。 之前的对戏里,自己还是差了他半筹。 两者之间本来就陈建波拿的奖和人气更高一点,感觉上差一点,也没有什么奇怪的。 而且在这毕竟比劲比霸比强的三国里,曹操就从头强到尾,无论是人物的个性还是他的军队,都有着无与伦比的强和个性。 魏蜀吴。 三国的绝对核心,其实就在魏国里,就在曹操里。 在这位曹孟德的身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