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2章 ?左右为难-《大唐扫把星》
            
            
            
                
    第(2/3)页
    “天气太冷……也罢,看好,出了事……”
    出了事随行的大概率会全部完蛋。
    太子出城了。
    “殿下去了终南山。”
    包东带来了消息。
    贾平安点头,“知道了。”
    包东欲言又止,最终还是说道:“国公,殿下这是不想掺和……”
    “最好不过了。”
    贾平安老早就说过,太子不能掺和帝后之间的战争,否则轻易就会被炮灰掉。
    太子去了终南山。
    冬日的终南山上有积雪,天气晴时,长安城中登高就能看到。
    太子在终南山中艰难跋涉着。
    他一步步的走在积雪中,茫然看着这个被白雪覆盖的世界。
    “殿下慢些。”曾相林气喘吁吁的追上来。
    “一切都在积雪之下,死气沉沉。”
    太子抓起一把雪,随手扔了出去。
    雪花散乱飘飞。
    “人为何活着?”太子突然问道。
    曾相林说道:“奴婢家贫,进宫就是想着能吃饱饭。”
    这是最基本的生存要求。
    “后来奴婢升官了,奴婢就想着……能否再升官……直至到了殿下的身边。”
    李弘说道:“你可是想成为王忠良第二?”
    呃!
    曾相林惶然,“奴婢不敢?”
    他要成为王忠良第二的的前提就是李弘继位登基。
    李弘看了他一眼,“人人皆有上进之心……”
    太子显得有些苦闷。
    他站在山中,回首看着来路,只能看到一行人踩出的足迹。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这是贾平安的诗。
    曾相林刚想夸赞,抬头却见太子泪流满面。
    “殿下!”
    ……
    “阿耶!”
    天气冷贾平安就喜欢睡懒觉。
    早上躲在被子里,外面寒风呼啸,被子里温暖如春,惬意!
    可自从有了孩子后他的好日子就结束了。
    “阿耶!”
    贾洪不屈不挠的呼唤着。
    “这是想要我的命啊!”
    贾平安恼火的爬起来。
    穿好衣裳,一开门贾平安就打个哆嗦。
    贾洪站在门外,委屈的道:“阿耶,老龟死了。”
    啥?
    贾平安一怔。
    “看看去。”
    老龟就趴在水池边的一片沙土中,一动不动。
    “这是冬眠!”
    贾平安捂额,随即给贾洪上了一课。
    吃早饭时没见到贾洪,贾平安问道:“二郎呢?”
    “我去看看。”
    兜兜自告奋勇去查看。
    “阿耶!”
    兜兜急匆匆的跑回来,“二郎趴在床上不动。”
    一家子急匆匆的去看。
    “二郎!”
    贾洪就趴在床上,四肢展开。
    卫无双眼眶一红,脚都软了。
    贾平安过去一下拎起他,贾洪睁开眼睛,“阿耶,我在冬眠。”
    随即贾洪被自家老娘赏了几记五毛,哭着说委屈。
    “阿耶说冬眠能节省粮食,我想着为家里节省粮食,我好委屈……”
    一家人满头黑线。
    到了兵部,贾平安依旧先关注大食情报。
    但今日却有了吐蕃的消息。
    禄东赞去了之后,钦陵率领残部撤出了逻些城,赞普先整顿了军中,随即令大军追杀。
    第一战钦陵大胜,第二战钦陵依旧大胜……
    这位吐蕃战神果然是手段高超,赞普在军事上无法取胜,就开始了舆论战。
    此刻吐蕃到处都有钦陵的传言,说他狼子野心,想弑君……
    吐蕃本是个散装的局面,后来老赞普和禄东赞等人通过战争等手段把这个散装的高原给捏成了一团。为此那些散装势力对赞普一系颇为忠心。
    于是钦陵面临着不断胜利,但却处处碰壁的局面。
    “这样最好。”
    若是吐蕃的舆论环境向钦陵倾斜,大唐必须要出手,不管是造谣也好,说谎也罢,一句话,让钦陵成为乱臣贼子。
    “吐蕃要盯住,时刻保持警觉。告诉那些密谍,钦陵只能是乱臣贼子。”
    贾平安交代了下去。
    吴奎悄然来寻他。
    “国公,说是陛下正在考虑宰相人选。”
    他目光灼热的看着贾平安,“下官觉着国公理所当然能进朝堂。”
    贾平安进了朝堂,代理兵部尚书许久的吴奎自然是最佳接任人选。
    是人都有上进心,所以贾平安不觉得吴奎的想法有错。
    他并未解释。
    ……
    “陛下,宰相之事怕是刻不容缓了。”
    刘仁轨快疯了。外界各种说他想做权臣,为此极力蛊惑皇帝不增设宰相,嘴脸丑陋的让人作呕。
    可老夫真没有啊!
    刘仁轨欲哭无泪,只得进宫请见皇帝。
    皇帝颔首,“朕知晓了。”
    刘仁轨走了。
    “让沈丘来。”
    最近皇帝话越发的少了。
    沈丘小心翼翼的进殿。
    “宰相人选外界可有猜测?谁最志在必得?”
    怎地问这个问题?
    沈丘说道:“袁公瑜。”
    皇帝神色平静,“朕知晓了。”
    ……
    皇后寝宫之中。
    “皇后,袁公瑜请见。”
    第(2/3)页